- 講題:執社會公器,替苦勞直言
- 講者:孫窮理與苦勞網特約記者
- 時間:2008/7/19(六) Pm2:30
- 地點:樂生院蓬萊舍(晴天在樹下)(交通方式)
報名信箱:savelosheng@gmail.com

去年十一月,苦勞網獲得卓越新聞獎的「社會公器獎」,一方面於苦勞網的「媒體」位置做出肯定,但另一方面,就其所為則能說是「錦上添花」。依照孫窮理的說法,應該頒與一座「社會兇器獎」,才實至名歸:
這樣的一年,以「社會公器獎」作收,看起來是圓滿得不得了的結局,但事實不完全是這樣的,我多麼希望,公器獎的評審委員們,是在充份了解了 這些所有的爭議之後,在考慮過一個「網路社運媒體」的「義理」(在黑米的討論串,我忘記了是那一位說的),以及這些「義理」對主流媒體的意義之後,審慎地 以這一個獎項表達他們的態度(那個時候,如果他們要把獎項名稱改為「社會凶器獎」,我將會飛奔而去,愉快地受獎)...(1968:隱藏版得獎感言—給我們一座「社會凶器獎」吧,謝謝)
去年年中,苦勞網改版為苦勞網2.0,改版後,不僅是版面上的改變,同時也呈現了新的思維。一方面,過往不具名的「苦勞評論」、「苦勞報導」,在改版後則需要具名,主體由「苦勞網」這個群體,回歸到苦勞網記者、特約記者與實習記者身上,而在特定觀點之下的異質性也將浮現。也由於正面面對這樣的異質性,而開啟了更大的參與空間。
另一方面,「部落格來稿」、「公共論壇」等等欄位,提供了另外一扇窗口,讓不同個人、團體、主張的聲音可以藉由苦勞網這平台集結,增加了更為多元、豐富的內容,跨越到環境運動、三農問題以及性別等,成為廣義社會運動的資訊平台。

苦勞網十一年,依照孫窮理的說法:「十年有成、也無成,希望大家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。」本週的樂生文學週末,就讓苦勞網的朋友,自己談談這十一年累積的成果,也聊聊困境與問題。大家也可從對談中,一齊尋找如何有力出力的方式,以及「怎麼辦?」的答案。
- 講者簡介:
孫窮理,出生於風起雲湧的1968年,畢業於輔仁大學法律系,大學時與朋友共同創立異議性社團「黑水溝社」;曾任輔大法律系學會宣傳組長、輔大學生會宣傳部長、會長。
1995~1997年曾任職於新潮流某候選人競選總部,做過泰山鄉清潔隊隊員,在便利商店、工廠生產線、派報這些工作都記不清楚了。

台灣立報教育組組長,發生「立報集體資遣事件」。
被朋友拖去考試新社發所,唸沒幾天就落跑了。
與朋友共同創立「苦勞網」。
1997 以後為了苦勞網賺錢,一直幫人家架網站,一直架一直架。
2000-2007 苦勞網秘書長。
2006 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常務理事。
2006 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講師。
2006 文山社大、永和社大講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