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2月18日 星期一

寫給阿偉與音寧的信/小柳

阿偉與音寧,你們好!

這是我第一次全程參與文學週末,算是在這場運動中的再次充電,收穫很大。最後大家彼此分享時,終究不敢面對大家說話,深怕自己不知在說什麼,便躲在人群後面,等到整理完思緒,座談已將要結束。= =

但是想想還是想要回饋給你們什麼,雖然是很微不足到的東西,以下是我今天這場文學座談後的一些想法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雖然大部份人都是希望自己能夠做些什麼,但我最大的收穫則是再次的自我反思及體認其重要性。社會心理學老師談到「自我」這章時說人一天花很少的時間在想自己,當時覺得怎麼可能?人不都是自私的嗎?一堆人每天不都想著要怎麼賺大錢、要怎麼打扮自己、要怎麼讓自己好過嗎?

現在才懂老師說的「想自己」應該是「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」及「與自己相處」吧。

許多人一生汲汲營營追求自己和他人認為的「好」卻發現自己其實活得不開心, 因為他沒有跟自己好好相處,後來才發現那些都不是他內心真正想要的。(好像有點扯遠了)

我就是太少自我對話了,在求學過程中雖然一直都在追求我想要的「知識」與「為社會做點什麼」, 但其實卻很少善待自己、跟自己說說話、問問好。 所以常常會太投入團體情境而忘了自己,總是如此消耗自己卻沒有任何長進。 還好育麟有時在行動過後會問我感覺怎樣,讓我學習沈澱自己的感覺。 還好馨文有時會在行動後把想法跟大家分享,讓我學習在行動後跟大家和自我對話。

阿偉說:「生活得不自在,生命如何圓滿?」這句話好像什麼東西打到我的腦子裡,衝擊滿大的。音寧說:「人在運動過程中、複雜的環境中,需要不斷的自我對話。」也令我特別有感覺。

以往會認為「閱讀」與「思考」可以讓自己成長與自我對話, 今天聽到音寧跟阿偉透過「寫作」也在不斷自我對話,才瞭解這也是一種方式。 去年我不懂那些環島的人到底在做什麼(當時”練習曲”很紅,又聽到很多朋友都跑去環島), 甚至會有種他們在「趕流行」的感覺,現在才明瞭「旅行」也是另一種自我對話的方式。

我不是個很能善用文字的人,但今年換了一本大多是空白頁的記事本(以往都是用一天一格的本子), 就是希望自己能夠多寫下什麼即使不太會用文字,似乎這真的能讓自己更瞭解自己。

馨文的作結我也很喜歡:「當你"離開"的時候,才會遇到另一個自己。」 這大概是我前陣子忽然興起暑假想一個人去旅行的原因吧。 總之,今天很感謝你們!

(世新大學)小柳970216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