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媒體管道無處不在的今天,究竟是給在地運動帶了更多的機會,還是成為扼殺弱勢呼聲的罪魁禍首?8月16日下午,「樂生文學週末」系列講座邀請到了 公視記者郭志榮,分享這些年來隨著節目「我們的島」實地走訪台灣各縣市的所見所聞。透過一則則親身體驗的生命故事,暢談鮮為人知的在地滋味。
台灣於1987年政治解嚴後,隨之而來的媒體解禁、電波開放,形成一片百花齊放的景象。然而媒體數量由少變多,卻並未促成內容的多元化。郭志榮即有 感而發地表示:「從中天轉到TVBS,不管中間是哪一台,新聞都是一樣的。」在看似開放的競爭體系底下,存在的卻是封閉的商業化單一價值取向。更可怕的 是,郭志榮續道:「我們在看這個世界的時候,常常是透過媒體在看。」當媒體以無孔不入的姿態侵占我們的生活,成為我們接觸外界最主要的窗口,自然也在無形 中建構了真實世界本身。因此,「媒體有拍到的才存在,媒體沒拍到的,那當然就不存在。」
正因如此,來自在地的呼聲無不絞盡腦汁地想要引起媒體的注意,希望透過主流媒體強大的影響力,讓自己的微弱的聲音能夠為社會所聽見。郭志榮一針見血 地指出,雖然這些抗議活動往往充滿了內部驚人的凝聚力,但是「他們很清楚,如果媒體沒有把這個事情播出去的話,那個東西就可能是從來沒有發生過。」那要如 何在相對有限的媒體條件裡尋找發聲的機會?行動劇等一些較具「視覺效果」的舉動自然就成為了吸引媒體眼光的不二法門。儘管很多時候,那些當地居民、民間團 體可能只是想把訴求很簡單地傳遞出去。
郭志榮無奈地表示:「因為你知道如果你只是在那邊演講,媒體沒有興趣」,但在地運動慣用的行動劇作法到底成效有多大?「會不會只是讓觀眾笑一笑然後 他就忘記了」郭志榮質疑。再者,用「較具戲劇性」的手法來博取版面,會不會反而模糊了活動本身所欲傳達的訊息?甚至,有時候地方團體或鄉民的確成功引發了 媒體的關注,可是呈現出來的報導卻是片面、扭曲的。郭志榮指出:「它有報、它有關心,可是在整個媒體上他並沒有正面意義。」報導的失真,常常會導致整個社 會的不諒解,讓原本已非常脆弱的呼聲更加地為主流所孤立。
在目前國內各媒體善於炒作一日新聞的情況下,1998年「我們的島」節目的開播因此被視為能替弱勢團體發聲,並平衡報導的一股清流也是少數以環境生 態為報導主題的新聞性節目,透過記錄台灣的環境現況,將島嶼最真實的一面呈現給觀眾。今年,節目正式邁入了第一個十年,也是公視開播以來最久的新聞性節 目。
雖然如此,郭志榮也不諱言:「『島』還是有侷限性的。」電子媒體有時間的限制,很多事情沒有辦法透過短短的15分鐘,完整呈現,加上即便在公視已經 提供了「島」的團隊相當的空間,但是在新聞產量、預算,以及觀眾收視的壓力下,也很難把每一件事都可以深入而完整的掌握;話雖如此,談起台灣從北到南、由 東到西,加上離島的各種污染、「建設」的破壞,以及BOT開發的問題,郭志榮如數家珍,顯然並不只是在「島」的工作中,可以得到的。主要的原因,是在工作 壓縮的條件下,郭志榮利用採訪與私人的時間,補充了不足之處。
郭志榮思索,作為一個中介者,要如何把那些比較真情、細膩的部份,那些屬於「人的味道」的東西完整地傳遞出去。「不管任何地方,你鏡頭一拿起來,人 就早都走到不知道哪裡去…你不去第二趟,他不會理你們的。」一個地方,經常要去了三、四次以上,才能夠與在地的人建立比較好的互動、溝通。對於主流媒體的 侷限性,郭志榮也寄望從「社區報」到「部落格」這種小眾媒體,以及如苦勞網、環境資訊電子報這些獨立媒體,可以發恢更多的功能,使「在地性」與「媒體」可 以有更高的結合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